用好用足自主权 推动课程改革更深入
光明日报
2023-12-12 08:54:23 | 分享
用好用足自主权 推动课程改革更深入
光明日报
2023-12-12 08:54:23

“长短课”“大小课”课程改革悄然流行,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落地方案,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此类课程改革缘起于全国大课改的时代背景,关注课程的时间、规模等要素,从优化学时、改变学程着手带动课程改革、开发与创新,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效率,本质是学校通过课程自主权的有效实施,来实现课程统一性、规范性和特色性、专业性的结合。

巩固和扩大“长短课”“大小课”改革成效,关键在于落实好学校的主体责任,核心在于用好用足课程自主权。用好用足课程自主权,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强大的课程管理领导力。“长短课”“大小课”灵活运用排课时间空间,调配和优化教学时长,研制“新课表”,用好“新标准”,深度调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等资源,需要强大的课程领导力和资源调配能力作为支撑。学校要不断提升对课程价值的洞察、理解和规划能力以及对课程建设的影响力,要具备大胆实践的勇气、前沿创新的理念,在充分尊重教育规律、服务教育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战略引领、科学管理和周到服务为改革做好保障。

二是专业的教师教学自主力。教师是开好“长短课”“大小课”的关键力量,也是课程改革的第一责任人。要从教学意识、教学权力、教学能力上全力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实践,为“长短课”“大小课”改革打好实践基石。首先,要健全教师发展体系,为教师的职业成长和能力提升提供环境与支持,不断提升教师对教学、学生、学科特色和规律的理解与认识,不断强化其对教育、教学的热爱,提升驾驭本学科教学的专业技能。其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自主教学的保障监督机制,在坚持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确保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和教学研究的自主选择权,从而确保“长短课”“大小课”实施的灵活性和适切性。最后,要塑造良好的“长短课”“大小课”课程改革文化氛围,畅通家长委员会和专家参与的渠道,积极发展民主参与、协同育人的校园文化。

三是科学的课程规划设计力。“长短课”“大小课”实施的核心是课程规划设计的科学性。由于课程内容、时长的调整,课程形态看似纷乱繁杂,但其内在逻辑仍然在于科学精准实施课程,服务于课程目的的有效实现。因此,学校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要打破常规的教学管理方式与方案,努力探索运用动态选课、频繁走班等课堂新形态,科学规划课程流程,确保不同形态、不同规模、不同时长的课程能够并行不悖、有序运行,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更好地确保教师实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基于课时改革的专题研究与培训,通过跨校教研和学区教研机构开展多样、深入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不断提升“长短课”“大小课”的开发、设计、规划、实施能力。

四是有效的数字赋能执行力。教育数字化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内生性动力,是用好教学自主权的重要协同工具。要灵活、有效运用数字化工具与技术赋能“长短课”“大小课”的实施,在精准教学、学习行为分析、混合式教学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等方面,为课程实施和课程模块优化提供数据和信息系统支撑。同时,教师要不断提升数字化教学素养和能力,将教师的数智素养与“长短课”“大小课”实践相结合,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视觉焦点

座机电话:010-51078994

投稿邮箱:rmtnews@eol.c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