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以高校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推动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2-06-14 09:45:13 | 分享
江苏:以高校校际优质资源共享推动通识教育高质量发展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2-06-14 09:45:13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董鲁皖龙 通讯员 周林)日前,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学院、南京财经大学正式加入江苏省混合式精品通识课程联盟(以下简称联盟),至此,联盟成员已增至13所高校。开课5学期来,课程库已建设通识课程59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9门、精品视频公开课7门,省级一流课程18门,涵盖健康医药、数理分析、土建水利、航空航天、植物农艺等50余个专业领域,累计选课人数达59000余人次,涉及154个学院、491个专业。

河海大学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初,在江苏省教育厅指导下,由河海大学牵头,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高校成立了江苏省混合式精品通识课程联盟,以共同开放一批具有专业通识特征的优质在线特色课程资源,实现校际优质资源共享。

在学科资源遴选方面,注重学科交叉,助推“四新”建设。精准对接联盟高校各自需求,依托各校学科优势,系统设计学生通识能力体系,探索制定“精品通识课程”选择标准。推选一批体现“四新”建设内涵、突出学科专业特色、蕴含思政教育元素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强调学科交叉、突出混合教学、注重应用为本,推动专业通识课程改革。

在学习成效质量方面,强化过程管理,保证学习质量。联盟课程更加注重发挥学校的组织性,同时更有针对性,对选课人数规模予以限制,强化过程考核,注重双向交流,确保了学习的深度和质量。逐步探索以“以学习成果为中心”的“学生自评、学生评教、学生评课、学生评学”四位一体通识课程评教体系,建立课程清退的优胜劣汰机制。

在教育教学方式上,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教学方式。联盟建设之初,就强调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要求所有课程实现“线上有资源、线下有活动、过程有评估”。在开设录播课的同时,增加直播课、线下课的比例,提升课程的温度和感知度。区别于传统慕课被动的接收学习,通过精心设计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及互动交流,让学生们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在认知层面深度参与。

河海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混合式精品通识课程联盟教学新模式有效拓展了线上教学资源的应用渠道,为高校抗疫期间人才培养再出新力。下一阶段,联盟将聚焦顶层设计,集聚优势资源,依托虚拟教研室,在机制建设、课程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狠下功夫,深入促进学科交叉、课程思政与一流课程建设的深度融合,推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通专融合的复合创新型人才贡献江苏高教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视觉焦点

座机电话:010-51078994

投稿邮箱:rmtnews@eol.cn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