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程墨 通讯员 尚紫荆)近日,由华中科技大学相关团队参与的“以空气为载体基于余热蒸发浓缩高盐废水及零排放技术”项目通过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科技成果鉴定。该项目可以一举实现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细颗粒物(PM2.5)高效脱除和三氧化硫有效控制三大功能。
据介绍,该技术由华中科大张军营团队和天空蓝环保研发的“PM2.5团聚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与青岛达能环保的“以空气为载体利用余热蒸发浓缩技术”组成。脱硫废水作为燃煤电厂处理难度最大的废水之一,其中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氯离子,pH值偏酸性、固溶物含量高且具腐蚀性。通过团聚协同技术,以独有的高低温主烟道蒸发技术、使用钝化剂可以大幅降低减缓氯离子腐蚀速率,成功破解脱硫废水零排放难题。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使细颗粒物团聚长大,提高燃煤电厂除尘效率,并能根据煤电灵活调峰需求,有效脱除燃煤电厂烟气中的三氧化硫,降低空预器堵塞风险,提高炉效。
“在煤电调峰升级的背景下,该技术改造灵活、提效可调的优势,一举完成强化减排和废物资源化利用,为燃煤电厂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灵活多样的选择和整体解决方案。”华中科大教授张军营表示,此次通过技术鉴定,是该技术继年初被列入《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后,再次得到肯定。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成果已在华电集团、湖北能源集团、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电力集团成功应用,为燃煤电厂末端脱硫废水零排放提供了指导及技术支持。华中科大教授张军营估算,全国电厂如能广泛采取该技术,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150万吨。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座机电话:010-51078994
投稿邮箱:rmtnews@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