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背景:2022年1月20-26日,由南京大学美育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办的“美学前沿论坛”(全国高校美学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南京举行。1月24日,焦作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郭鹏作为授课专家,讲述《美学是第二生产力》;授课之余,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采访缘起:2020年12月12日,首届中国美学经济论坛暨县域美学经济发展经验研讨会在河南修武县云台山举行。时任修武县委书记的郭鹏同志在论坛上以《美学经济引领的县域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为主题发表了演讲。此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媒体从多个视角报道焦作修武选择“美学”为经济注入活力,探索乡村振兴,实现社会发展的有益经验,被称为美学经济的“修武模式”,即以美学经济为抓手,为一二三产进行美学赋能的中国县域发展新路径,引起了全国各地以及学术界的关注。仅2021年,全国十几个省6000批次40多万人到修武考察学习美学经济。
专家简介:郭鹏,河南南阳人。本科毕业于外交学院,后获得美国波士顿大学比较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共河南省焦作市委常委,政府副市长。
1.郭市长,县域美学的理念是您在河南修武县提出来的,紧扣中央“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倡导美学经济您也应该是较早践行者,目前修武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县城面貌,都令全国瞩目。您能谈一谈您何时确立了县域美学的发展理念?
我们紧紧围绕总书记“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从2016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党建美学,当时还并没有提出“美学经济”这一概念,继而考虑到党建美学可以取得明显成效,美学也必然也可以运用到全域旅游当中。于是创新提出了“全域美学”概念,以此助力修武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这是我们“美学经济”概念的第二个阶段。到2018年,全域美学理念推广普及并取得了较大成绩,在党建美学与全域美学的基础上,2018年8月份,修武县在县委全会上明确提出“美学经济”,后来我们走访调研了浙江松阳县,发现它才是最早践行这个理念的先行者,由顶尖设计师徐甜甜打造的美学建筑群极大提升了乡村的审美水准,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与启发,因此我们领导班子实现共识,用“美学经济”赋能乡村,用“科技+美学”双轮驱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2.郭市长,您是波士顿大学比较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这个专业的学习对您倡导的美学经济理念是否有启发、有帮助?有哪些帮助?
修武的美学经济模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做法,与政治经济学上“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一脉相承,但理论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实践、修武的实际。通过“美学设计”等相关实践使美学经济落地,既摸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美学路径”,也由此培育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美学品牌,政治经济学专业学术背景对于修武在赋能乡村振兴和县域发展过程中创新发展路径发挥了重要作用,修武逐渐成为中国县域美学的创新高地与策源地,修武美学经济的竞争力和产业化水平也实现了稳步提升。
政治经济学交给我们要不仅重视经济自身,还要统筹文化、人性等因素的结果。我在修武调研时发现,如果大拆大建,那么中国很多拥有丰富乡村文化资源的传统村落就会被彻底破坏、不可逆转。而这些文化是我们从祖辈手中接过来的资源,必须完好无损交接到后代子孙手中。如果能够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美学设计,赋予其美学价值,那么,这些传统村落不仅可以保留下来,还能发挥更大社会和文化价值。第二,我一直坚信我们党的领导是中国命运的关键,没有我们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修武美学经济的发展正是在习总书记“两山理论”伟大思想的指引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可以说,县域实践才是检验理论的关键,也是我能发挥政治经济学理论优势的主舞台和主阵地。
3.我十分赞同您提出的发展美学经济中重要的一个收获,即建筑空间对人的精神风貌的影响。“让公共空间变成美学呼吸的空间”,从而提升民众的人文艺术素养。您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吧?
具有审美特质的建筑空间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的心理性格和精神风貌。比如修武县王屯乡打造的美学建筑“桃屋”,虽然只有40平米,但因是哈佛大学毕业设计师陈曦亲自操刀,美育价值重大。过去王屯乡的孩子根本没有见过这么审美气质的建筑,现在他们却可以免费在自己家门口的审美空间中学习玩耍,孩子的精神面貌产生极大变化。修武全域目前有30多个这样的美学建筑,孩子们在里面待上一会,被美熏陶、被美感染,眼睛里会有光,因为美学建筑空间内在的色彩、外在的结构以及能近距离体验到世界级青年的作品,这种视野的开阔,文化的力量让孩子好像看到了另外一片天空。县城或乡村的孩子们从来也不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审美能力方面也决不弱于城市的孩子,关键是给他们机会,我们打造这些建筑美学空间,就是想让乡村孩子们具备一种自信,对本土文化的自信,从而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成长为“审美的人”、“自信的人”和“追求精神需求”的人。
4.郭市长,修武到处可见世界顶尖设计师的作品,请问如何平衡或者解决财政方面的问题呢?
关于投入问题,这里面有个误区,其实我们财政的钱没有投多少在这些设计作品上。我们只是前期在引导上、在请顶尖团队设计上花了非常少的钱,目的就是要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现在美学项目的主体是企业,在美学建筑实际操作中逐个项目都要实现投入和产出的相对平衡。无论是全国范围内,还是全球范围内,建筑师团队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城市建设中知名的建筑师,这类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价格的确比较高,这些设计师的价格对于包括修武在内的大部分中国普通县域而言,的确有一定经济和财政压力。但建筑师团队中还有一类,即年轻且有情怀的名校毕业建筑师。事实上,他们的水平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知名的建筑师,他们愿意为乡村孩子的美育和县域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做一些贡献。如果能把这样一批年轻杰出的建筑师吸纳到县域,可以说无论哪一个县域都有机会完成由美学引领的乡村振兴之路。例如我们的大位村项目中有个实体,设计建筑方面我们邀请的是北京名校毕业的青年设计师,本来投入就需要60万元,还没有经济效益,但我们通过美学设计,追加了20万投入,因为美学建筑增大了流量,队部周边也成商业用房,村集体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投入产出相对平衡。
5.在推进美学经济的过程中有遇到过一些难题吗,对于这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呢?
在推进美学经济过程中最大的难题是大众在潜意识观念中众对乡村有偏见,对乡村的同胞有偏见,认为高级感的美学只适合大城市和城市人,城市是好的、美的、富的,乡村是差的、丑的、穷的。若存在这种偏见,很容易会产生消灭乡村的想法,以城市化取而代之;其次是对乡村同胞尊重不够,但对他们身上异常丰富的才华、值得珍视的天赋重视度不够,只有真正笃信城市同胞与乡村同胞生来平等、艺术细胞、潜力、创造力平等,人人都有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权利,高级感和高品质属于乡村也属于城市,美学经济才能在乡村生根,壮大,最终“乡村美学保卫城市”。我们要相信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同胞,都有审美的需求和能力。修武县目前启动了全民美育计划,从美学建筑空间、美学教材学习和美学艺术欣赏三个路径,提升全体24.9万人民群众审美能力,调动更多干部群众参与修武文化、生态资源的美学变现,共同创富,打造出县域和乡村丝毫不输于大城市的美学生活方式,最终实现修武的跨越式发展。
6.郭市长,您理想中要把修武县打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我们听过您谈过“四都一样板”,能具体谈谈吗?
“四都一样板”是修武党委、政府班子集体智慧的结晶。一是北方山水之都,通过举办“云台山音乐节”,“汉服花朝节”等各类节庆活动,扩大在“Z时代”群体中的美誉度,抢占全国景区国潮制高点,实现生态资源价值变现,把云台山打造成为中国北方知名山水景区,到2025年,游客总量突破1200万,旅游相关综合收入超50亿元。二是北方民宿之都,围绕云上院子、朴居等标杆民宿,培育大南坡、岸上小镇等一批高标准民宿集群、打造北方集聚度最高、服务质量最优、领先全国的乡村民宿新标杆。到2025年,建成7个民宿集群,高标准民宿床位达到4000张、营业总收入超2.5亿元。三是中国汉服之都,引进孵化至少20家全国汉服知名品牌,建设原创汉服产业园,吸引顶尖汉服设计师入驻,定期举办全国汉服博览会和汉服时装周,壮大汉服文化产业集聚区,高标准打造荣盛·汉服小镇、等项目。到2025年,全县汉服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超20亿元。四是中原智能矿机之都,加快推进以世邦工业为龙头的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吸引30家以上高端智能矿机企业进驻,全力打造年产能超万套国内最大成套智能矿机装备集群,到2025年,全县智能矿机产业总产值超百亿元。五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建设行动样板县,目前修武是全国15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全省30个乡村振兴示范县,2个乡村建设样板县,当前我们正扎实推进纸坊沟河生态综合治理等乡村建设行动“两新一重”项目,借鉴云台冰菊园等成功运营经验,重点打造一批现代农业美学区,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到2024年全面完成乡村建设任务,2025年巩固提升,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
7.郭市长,今天您的题目是:美学是生态和文化两种资源变现的第一生产力。这一提法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相矛盾吗?您如何理解科技与美学的关系?您提到科技自身解决不了文化资源的变现问题,只能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所带动,是否可以大胆地理解为科技是辅助美学的呢?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不是唯一生产力。科技与美学作为生产力,两者都可以实现价值变现,也都是生产力,只是二者侧重点不同,在经济发展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在大学云集、资源较为集中的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科技可以解决创造业的问题,但在大学资源和工业资源比较缺乏,而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异常丰富的不发达地区、县城和乡村等,可以将美学作为撬动乡村振兴和文旅文创的主要杠杆,所以我提出一个理念:科技是创造业转型升级的第一生产力,而美学是文化和生态两种资源变现的第一生产力,这里并不否定科技作为核心生产力的因素,而是对工业弱、文化和生态强的欠发达地区用美学赋能经济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探索与尝试。修武近年来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尝试为绿水青山资源丰富的修武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惠。
8.修武以美学建筑空间、美学教材学习、美学艺术鉴赏来打造美育“理想国”,其中在美学艺术鉴赏这一环节,修武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对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精神面貌有什么影响呢?
我非常欢迎大家在疫情结束后在修武的乡村走一走,我在修武工作了8年,明显感觉到修武老百姓的眼睛明亮了,我一直给大家分享一种观点:培养孩子一定要高贵而野性。高贵,是指要有高贵的灵魂,而野性,就是要有创造力,要有活力,敢于突破固化思维,敢于失败,为社会创造更美好生活,要有悲悯之心、利他之心。通过全民美育、艺术、设计引领乡村,真正让广大老百姓感受到美,提高老百姓的审美素养,我认为修武做到了,并取得了明显成就。
9.郭市长,您关于人才资源与共同富裕之间辩证关系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您谈到,乡村和本土人才充满了创意与热情,要信任他们,支持他们创业、创富,我想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您能具体谈谈吗?
我的理解,实现共同富裕在乡村的一次分配,主要是通过乡村文化资源的变现、乡村民俗、乡村建筑、乡村产业、乡村景观、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价值变现,让六亿乡村同胞成为共同富裕一次分配的主角,成为企业家,成为艺术家,成为高附加值产业的参与者和主导者。在乡村的文化中心,不少老百姓兼任了导游,也成为农产品和文创产品的创造者。修武的美学民宿,更多的是人民民宿,并不是外来的人租用本地老百姓的房子,而是在党委政府领导下,辅助引领乡村老百姓自己通过政府把关的优秀设计师投身美学经济,让父老乡亲们自己成为企业家。如果是老百姓自己成为企业家,他们的眼界、格局,尤其是他们教育的孩子就会都具备一种中国今天弥足珍贵的企业家精神,我们的目标是让六亿乡村同胞都能成为审美者、创造者、企业家,最终还有一些成为艺术家。通过全民美育、美学经济,通过共同富裕的美学路径,可以解决红色文化、乡村文化、传统文化、生态资源的价值变现,特别是高附加值的变现,从而解决共同富裕的科技路径所无法触及的偏远山区、自然景观较为优越但没有大学这些欠发达地区的共同富裕问题。在中国版图上,那些拥有丰富科技资源、适合共同富裕科技路径的地方,其实是极少数,主要集中在大城市、沿海发达地区,而中国更多地区都是科技资源不够发达、工业优势不够明显的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共同富裕的美学路径就更具适应性,共同富裕的美学路径结合共同富裕的科技路径,就能让共同富裕的一次分配更加充盈,就能调动所有14亿同胞的内在驱动力,这是我们美学引领乡村振兴及县域发展最有价值的一个贡献。共同富裕一次分配不仅有科技,还有美学,是科技+美学两大生产力双轮驱动,加政府调节,是二次分配,慈善路径是三次分配。
10.除了经济的发展,您还一直提到全民美育,修武是通过建筑方面、活动方面等等,还有哪些方面,您能综合性地谈一下是如何实施的吗?
我们通过学校美育、家庭美育、社会美育、企业美育、机关美育等五个领域全方位开展全民美育。学校美育启动较早,这也是教育部一直所提倡的,且现在已纳入到校本教育中,修武县成立了14个美育名师工作坊,培养了53位美育名师,编制了修武县特色的美育教材,持续举办了小学生创美大赛、学生美育活动周、美育空中课堂等活动,因此修武县在学校美育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家庭美育方面,是由县妇联牵头,组织了美感家庭实践团,每年开展“家庭美育”家乡寻美之旅,评选出多名“美学家长”,动员更多家庭投身共建共享美育活动;社会美育方面,与河南省美术馆合作,实施美术馆乡村美育计划,对修武县的民宿主开展美感教育培训,以提升民宿主美学素养,更好地服务游客;企业美育方面,提升企业家的美学素养,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的美感,每年培育3-5家美学示范企业;机关美育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感教育课程,调动更多干部参与文化与生态资源价值变现,培养干部支持,投身美学经济的内在驱动力。
11.郭市长,您了解的欧洲乡村美学对修武模式有什么启示?
欧洲的乡村,有很多建筑和文化的东西保存得非常好,确实值得我们借鉴,它的乡村美学更多是市场化,缓缓渐进的过程,它和我们完全不同的是,我们的美丽乡村是党和政府力量系统化推动的,是国家的一个战略,在这个战略中,我们更看重全民的富裕、全民的美育,重点是乡村的老百姓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美学模式是市场有需求,政府有谋划,普通群众群众有收益,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12.郭市长,您能重点谈谈党建美学吗?
2016,修武县在全国率先探索提出“党建美学”理念。在修武党建各个环节,处处可见“美”。党建美学是对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我们坚持有颜值有内涵的原则,打造党建阵地之美;用组织生活美学构筑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崇高仪式,通过具有强烈仪式感的组织生活美为党员提供更崇高的审美体验;用党员行为美学,增强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审美体验;用制度设计美学夯实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民心基础,通过全体党员佩戴党徽、增加党建阵地的党建元素等做法,实现为人民服务的身份认同,为“民心导向”营造了氛围环境,使人们感知到党建之美带来的由内向外的变化。用一个案例来说明,我们的七贤镇沙墙村的老旧村部改造,是由83户村民自发筹建200余万元完成的,也是全国第一个村民自筹的党支部。村部改造后,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应开始凸显,红色文化氛围浓厚,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增强,而当地村民自身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也在朝向更美好的方向发展。
李 骏: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毛 莉: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孟 甜:省重点培育智库、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座机电话:010-51078994
投稿邮箱:rmtnews@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