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以“聚焦核心素养,赋能乡村未来——推动山区寄宿制民族小学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怀柔区“手拉手”帮扶合作成果展示暨现场研讨会在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生态文明教育专委会、中国教育在线基础教育事业部、北京市教育学会学校发展与学生评价专委会主办,怀柔区教育委员会、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协办。来自市区教科研机构、教育专家及兄弟学校代表70余人齐聚满乡,共话山区民族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喇小路径”。
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作为北京市最北端的民族寄宿制小学,自2023年与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附属实验小学结对以来,两校围绕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方面持续深耕,在城乡协同过程中探索出“互助共进、双向赋能”的新路径。此次活动集中展示了两年来“手拉手”结对帮扶的丰硕成果,为北京市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了可借鉴的生动样本。

课堂革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活动伊始,来宾们走进课堂,沉浸式感受“课堂即风景、课程即育人”的教育现场。来自喇叭沟门小学与十二中附小的教师联合执教了多节展示课,涵盖语文、英语、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多个学科,充分展现跨学科、生活化、民族化的课程特色。
其中,三年级课堂《探秘“曹冲称象”中的数学原理》成为当天亮点。十二中附小副校长赵亚萍以实验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用石头和水槽模拟称象过程,鼓励他们通过假设、观察和验证来理解数学背后的科学逻辑。
“我们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方法称别的东西?”赵老师的追问,让孩子们纷纷举手发言。“可以称山羊!”“可以造船!”“还能研究密度!”
这一数学课堂激发了学生们的内在学习动力,使其在探索中享受成功喜悦,成为思维与探索的乐园。
观课专家评价说:“这节课让山区的孩子真正走进了‘做中学’,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转变。”
过去的喇小课堂,以讲授为主;如今的课堂,充满了探究、讨论与分享。教师的“教”不再是单向传递,而是双向“奔赴”;学生的“学”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主动发现,这正是“手拉手”协作带来的教育新变化、新气象。
课程共建:激活乡村教育“内生力”
两年来,喇叭沟门小学与十二中附小携手打造联合教研制度。教师每月线上共备课,每学期互访一次,从单一学科走向项目化学习,从知识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我们老师的课从‘讲’变成了‘问’,学生从‘听’变成了‘做’。”校长姚长满在论坛上说,“‘手拉手’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先进的理念,更让教师们找到了成长的方向。”学校逐步形成“课堂教学+德育浸润+劳动教育+民族文化”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学生通过“种养循环,滋润心灵”的劳动实践课程体验科学与自然的融合;在“AI带我看家乡”“中西节日文化交流会”等跨学科课程中,他们用科技讲述家乡故事;在寄宿生活中,孩子们学会自理、自立,也学会了感恩与担当。
山区教育的“单薄”正被丰富的课程生态所取代,喇叭沟门小学用实干诠释了什么是乡村教育的“内生动力”。
沙龙论坛:理念共鸣、行动共进
在“聚力五维·赋能成长”主题沙龙上,喇小教师胥怀民、尹建磊、孙志宇分别从课程建设、德育创新、寄宿管理三个维度分享实践经验;十二中附小副校长赵亚萍讲述教师共研共长的故事;家长代表季夺以朴实的语言回顾孩子的成长变化——从不敢表达到自信展示,从依赖家长到学会照顾同伴。五位嘉宾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五维聚力”概括为:“课程为径、德育为魂、住宿为家、牵手为翼、协同为网”。
专家点评与展望未来
中国教育学会管理分会专家陶礼光在点评中指出,喇叭沟门小学通过“手拉手”合作实现了从“帮扶”到“共育”的转型,课堂育人、课程融合、文化生长三者并进,形成了山区寄宿制民族小学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样态。

怀柔区教育工委委员曹仲帅在讲话中表示,喇叭沟门小学的探索是怀柔区落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的缩影。区教委将进一步完善教师交流、课程共研、学生互访机制,从“强校带弱校”迈向“协同共生”的集团化办学新格局,让更多山区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校长姚长满说道:“我们以抓常规、提质量、开眼界为主线,让每个孩子在这里成为最好的自己。山区的孩子不该被群山围住,他们的梦想要有更远的天空。”

这场展示活动,不只是一次教育成果的汇报,更是一场理念的共鸣、精神的共振。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用教育的温度点亮了大山深处的希望,也为全市城乡教育协同发展提供了可推广的“喇小样本”。
作者:尹建磊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视觉焦点
      座机电话:010-51078994
投稿邮箱:rmtnews@eol.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