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中国、教育强国与交通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山东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立足“商科+交通+数智” 三维融合培养模式,打破学科壁垒,走出一条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复合型商科人才培养路径。
战略领航:锚定方向,绘制交叉融合蓝图
学院以“商科+交通+数智” 三维融合为专业建设方向,依托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与数字商学特色学院两大省级平台,联动山东省高校文科实验室——交通经济与管理文科实验室、山东省交通大数据与区域经济发展创新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将学科交叉理念融入顶层设计,构建交叉融智育人框架,持续推进教学改革。自 2015 年起,累计承担10 余项省部级教研教改课题,获批7项教学成果奖,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明确方向、夯实根基。
“商科+交通”:扎根行业沃土,培育交通领域商科人才
紧扣交通行业特色,将商科知识与交通场景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交通投融资、工程财务、工程审计、数字交通等方向,形成差异化办学定位;课程体系中增开交通大国史话,筑牢交通报国理想信念;植入交通管理、工程造价、工程财务会计、交通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特色课程,融入大量交通行业真实案例;科研项目聚焦交通强国战略,整合多学科力量攻关交通经济领域课题,基于课题成果编写《交通投融资:基础知识、国内案例和本地实践》蓝皮书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深度掌握交通行业的商业逻辑与运作规律。
“商科+数智”: 借力数智技术,塑造数字时代胜任力
回应数智化产业需求,强化商科与数字智能的融合渗透。新增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等新文科专业;在传统专业中增设金融科技、智能财务、智能审计、数字人力资源管理等方向。将人工智能基础、python 技术设为通识课;强化科技伦理教育,借助交通数据隐私保护等真实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数智化工具的应用边界,避免技术滥用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构建数智化专业课程体系,涵盖数智化商业分析、数据资产管理等理论课程及企业智能财务流程模拟、产业大数据分析等实践模块,通过案例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推动学生提升数智工具在商业决策中的应用能力,形成 “商科思维 + 数字技能” 的复合素养。
“科教-产教-赛教”协同:联动三方资源,构建创新育人新生态
以“商科+交通+数智 ”交叉融合为主线,形成 “科研反哺-校企共育-竞赛提升” 的协同生态。整合学院交通与数智方向的商科研究成果,将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30余篇高水平论文、超1000万社会服务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库资源,助力学生直面行业前沿问题,夯实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联合润华集团共建新能源汽车营销虚拟仿真系统,引入北方智企 SAP 智慧仿真项目,通过项目式教学,实现理论知识与产业需求的无缝衔接。制定专项激励政策,通过设立竞赛专项基金、配备跨学科指导教师团队、赛事成果纳入学分认定体系等,引导学生组建跨学科项目团队参与商科赛事,在实战中检验并提升“商科理论+交通场景+数智工具”的综合应用能力。
成效与展望:三维融合结硕果,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通过“商科+交通+数智”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成效。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交通类企业就业比例达30%。在校生学科竞赛获奖始终名列学校前茅,近三年斩获83项国家级奖项、270 余项省级奖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国家级立项20项、省级立项50项,应用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专业建设成绩斐然,新增数字经济、大数据管理与应用2个新文科专业;金融学、财务管理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财务管理、审计学专业通过澳洲会计师公会国际认证;获批省级数字商学特色学院。课程建设示范引领,建成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在线开放课程17门、智慧课程1门,四新课程占比20%以上。学院获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多名教师评为省教学名师、山东省智库专家。
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商科+交通+数智”三维融合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致力于培养更多具备商业思维、行业洞察力和数智技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持续夯实人才培养根基,推动学院人才培养不断迈上新台阶。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座机电话:010-51078994
投稿邮箱:rmtnews@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