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赴井冈山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6人,在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教育基地开展了为期7天的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循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进大井朱毛旧居,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革命领袖与群众同甘共苦的岁月;探访小井红军医院,在斑驳的旧址与简陋的医疗器械间,体悟革命年代医护人员在艰苦条件下救死扶伤的坚守;驻足革命烈士陵园,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寄托深切哀思;在黄洋界的硝烟记忆中感悟初心,在八角楼的灯光下探寻真理,在坝上村的新貌里续写奋斗,让红色基因在行走的课堂中深植心灵。
专题学习铸根基 英烈精神入心怀
7月6日,实践团开启了井冈山之行的第一课。在综合楼307教室,肖小军老师以“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为主题开展专题教学,深入解读“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丰富内涵,为实践团成员奠定了理论基础。午后,实践团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拾级而上,大厅内的花圈与纪念碑上无名英烈的标识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实践团成员们低头默哀,深切缅怀那些为革命胜利献出生命的先烈。随后,实践团走进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馆内的文物与场景再现,让大家仿佛亲历了红军会师的欢呼、战斗冲锋的号角,真切感受到革命将士的英勇无畏。夜幕降临,实践团学唱《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等红歌。歌声中,大家体会到当年战士们苦中作乐,坚持不懈、百姓们以红歌拥护革命的军民鱼水情,更唱出了新时代青年的团结力量。
实践团成员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英烈
小井寻踪忆忠魂 信仰之光照前路
7月8日,实践团来到小井红军医院。这座斑驳的建筑曾是井冈山斗争时期规模最大的医疗机构,馆内陈列的陶罐药瓶、竹制镊子等物品,见证了革命年代物资的匮乏。听着龚文慧老师讲述张子清将军拒绝转移、拄杖指挥战斗最终壮烈牺牲的事迹,成员们被他“以信念为盾、以热血为矛”的精神深深震撼。当日下午,实践团成员们徒步至小井红军烈士墓。130余位红军伤病员在第三次反“会剿”中,面对敌人威逼利诱宁死不屈、集体殉难的故事,让每个人眼眶湿润。成员们纷纷表示,小井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革命先烈的赤诚与坚韧,这份跨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将激励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
实践团成员在小井红军烈士墓前鞠躬
坝上村中行初心 实干精神续新篇
7月10日,实践团成员们前往坝上村开展急行军体验。蜿蜒山路上,成员们循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跋涉,实践团成员彼此的加油声化作了前进的动力。抵达时正值正午,这个曾被誉为“革命摇篮”的村庄,如今也成为了脱贫攻坚样板:整洁的小院、盛放的花草,处处透着生机与活力。中午我们在老乡谢春林阿姨家体验做“红军饭”。大家分工洗菜、翻炒,用纯天然食材做出了地道的“红军饭”。开饭前,众人齐唱《强军战歌》,歌声里满是对红军精神的敬意。成员们感慨道,“这顿饭咽下的不仅是饭菜,更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滚烫革命精神。”站在坝上村的田埂上,看着瓜果飘香的菜园与错落新居,实践团深刻领悟到:“革命摇篮”不仅孕育了革命精神,更在新时代续写着“奋斗”篇章。脱贫攻坚成果与当年根据地建立一样,都是“一茬人接着一茬人用双手拼出来的”。
实践团成员们抵达急行军终点——坝上村
黄洋界上悟使命 八角楼里探真理
7月11日,实践团成员们来到黄洋界。这片曾硝烟弥漫的战场,如今静谧肃穆。站在山顶,仿佛能听见当年的枪炮回响,革命先辈不屈抗敌的精神令人震撼。巍峨的黄洋界纪念碑前,成员们肃立瞻仰,深切体会到“这是英烈功勋的见证,更是对青年的鞭策”。午后,实践团成员们走进八角楼。这座见证毛泽东思想萌芽的建筑,古朴庄重,八角形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楼内简陋的桌椅、破旧的床铺,无声诉说着革命岁月的艰辛,让成员们真切感受到先辈“在艰苦中坚守信仰、探寻真理的执着”。“‘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这是对当代青年的召唤。”实践团成员表示,此次井冈山之行是一场“与先辈的对话”,他们将把汲取的精神力量带回校园,让革命火种在新时代熊熊燃烧。
实践团成员在中共湘赣边界一大会议旧址前合影
此次井冈山实践,是一堂立体鲜活的红色党课。革命精神不仅是是书本上的文字,更是藏在每一处遗迹、每一段故事里。实践团成员们会带着这份馈赠坚定前行,让井冈星火照亮逐梦之路。
作者:丛瑄、赵轩琦
摄影:叶瑶、鲁宸菲、刘星含、麻浩敏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座机电话:010-51078994
投稿邮箱:rmtnews@e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