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民生主题记者会。针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迫切需要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会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当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加强科技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是为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0.2%,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763.19万人。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期间,自然科学领域博士毕业生总人数超过45万人,博士后每年进站人数超过2.5万人,其中80%集中在自然科学领域。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参研人员中,45岁以下科研人员占比超过80%。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表明,青年科技人才集聚会催生科创企业发展、赋能城市创新活力,从而增强高校的科技创新策源能力。
因此,随着各级政府对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部署,加大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于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建设中高等教育龙头作用的发挥至关重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主要包括:
一是对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青年科技人才的潜力和创新能力尚未被充分认识,尤其是在科研项目中带来的新视角、新思维,以及在实验操作、数据收集分析过程中发挥的主力军作用。青年科技人才在生涯起步阶段常常面临科研经费不足问题,限制了他们进行长周期研究的能力。
二是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环境和机制尚不完善。科研能力积累需要较长的时间,快速培养出成果显著的科技人才并不现实。面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大变革,青年科技人才的跨学科能力、实践经验、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能力,以及国际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都亟待加强。试错成本高导致青年科技人才不敢轻易尝试高风险研究。因此,长期职业规划和保障机制有待健全。
三是青年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有待深化。现有评价往往偏重短期内论文发表和科研项目,而对需要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探索长期和基础性研究缺乏支持;往往过于注重学术成果数量而忽视质量和实际贡献,不利于原创性和颠覆性成果产生;评价标准单一,容易忽视不同领域、不同青年科技人才的特点和多样性。
解决上述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共同努力,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加健康、有利于长远发展的培养环境,从而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
其一,充分认识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先导力量。在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中高度关注在校研究生、博士后和35岁左右青年科研人员的培养,加强培养国家急需的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青年科技人才,是教育强国建设实施的战略支点。
其二,强化青年科技人才的生涯早期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在青年科技人才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着力加大基本科研业务费对青年科技人才职业早期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荐活跃在科研一线、负责任、讲信誉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进入国家科技评审专家库。不断完善支持政策体系,让青年人才敢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生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实现青年科技人才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
其三,推动高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针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不同周期,高校应规划设置相应的培养支持计划,包括构建完整的人才发展进阶通道,提供长周期、高强度的科研项目支持,以及建立更加全面多元的评价体系,注重创新能力、社会贡献等多维度指标,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潜力。通过完善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机制与个性化方案、支持跨学科的研究与学习、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搭建青年科技人才国际合作平台、在科研管理中引入容错机制等措施,更好地培养和使用青年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其四,营造全社会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环境。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参与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锻炼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尽快成长为卓越工程师。支持行业产业与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学科对接联动,积极回应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青年科技人才的需求。提高公众对科技创新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尊重和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座机电话:010-51078994
投稿邮箱:rmtnews@eol.cn